检查监控杆基础施工质量是否达标,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详细检查和测试,具体内容如下:
外观检查
查看基础表面,应平整光滑,无明显裂缝、蜂窝、麻面、露筋等缺陷。若存在裂缝,需进一步判断裂缝的性质和严重程度,如是否为贯穿性裂缝等。
检查基础周围,无明显的混凝土散落、缺棱掉角等情况。
尺寸复核
使用测量工具,如钢尺、水准仪等,测量基础的长、宽、高、深度等尺寸。其偏差应在设计及规范允许范围内,一般长、宽、高的尺寸偏差控制在 ±20mm 左右,深度偏差控制在 ±50mm 以内。
检查预埋件的位置和尺寸,包括外露长度、水平度和垂直度等。预埋件的中心位置偏差应不大于 ±5mm,水平度和垂直度偏差不大于 ±2mm/m。
材料质量证明文件审查
检查水泥、砂石、钢筋、外加剂等材料的质量合格证明文件,如出厂合格证、质量检验报告等,确保材料的品种、规格、型号等符合设计要求。
材料性能检测报告检查
对于按规定需要进行抽样检测的材料,如钢筋的力学性能、水泥的安定性和强度、砂石的含泥量和级配等,查看相应的检测报告,确认检测结果是否合格。
混凝土试块强度检测
检查混凝土试块的抗压强度试验报告,试块的留置数量和养护条件应符合规范要求。按照相关标准,同条件养护试块和标准养护试块应分别进行检测,混凝土强度应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 100% 以上。
混凝土实体质量检测
采用超声回弹综合法、钻芯法等非破损或局部破损检测方法,对混凝土实体的强度和内部质量进行检测。检测结果应能反映混凝土的实际质量状况,无明显的强度不足或内部缺陷。
接地电阻测试
使用接地电阻测试仪测量监控杆基础的接地电阻值,一般要求接地电阻不大于 4 欧姆。若接地电阻不符合要求,应检查接地极的埋设深度、数量、连接情况以及土壤的电阻率等,找出原因并进行整改。
接地连接检查
查看接地极与接地线、接地线与监控杆之间的连接是否牢固,采用焊接连接时,焊缝应饱满、无虚焊,焊接长度和质量符合规范要求。连接处应进行防腐处理,防止因锈蚀导致接地性能下降。
验收记录审查
检查基础开挖、钢筋绑扎、预埋件安装等隐蔽工程的验收记录,记录应详细、准确,包括施工过程中的检查情况、存在问题及处理结果等。验收记录应由施工单位、监理单位等相关人员签字确认。
通过以上全面、细致的检查,可以准确判断监控杆基础的施工质量是否达标。对于检查中发现的问题,应及时要求施工单位进行整改,直至达到合格标准。